——中鐵建設集團進軍鐵路站房建設10周年掠影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高鐵運行10周年。10年來,中國高鐵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嘯飛馳,改變著中國,震撼著世界。
高鐵技術起源于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版圖一再擴容:蘭新高鐵跨越塞北風區,滬昆高鐵蜿蜒嶺南山川,哈大高鐵馳騁東北雪海,寧杭高鐵穿梭江南水鄉,青榮城際環抱膠東半島,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中國高鐵作為“新四大發明”,截至2017年底,運營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全球高鐵運營總里程的近七成,穩居全球第一,中國高鐵也成為國家外交的“金名片”。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緊跟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步伐,高速鐵路發展又邁向新的高潮,這也為中國高鐵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10年88座特色高鐵站房群星閃爍熠熠生輝
2008年6月,中鐵建設集團承攬到寧德站,堪稱中鐵建設進軍鐵路站房施工建設的“破冰之作”;2008年7月,廈門北站開工,讓中鐵建設躋身高鐵建設大軍之列,開啟了高鐵站房建設之門;2009年,一口氣拿下京滬高鐵9座站房,奠定了中鐵建設在站房領域的中堅力量地位。截止目前為止,中鐵建設集團在28條客運專線上,建設88座鐵路站房,建筑總面積330多萬平方米,覆蓋全國20個省62個市。
從華北大地到西南邊陲,從東北雪國到南海之濱,中鐵建設集團先后承擔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條建設里程長、投資大、標準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的9座站房,國內首條高寒高緯度地區高速鐵路——哈大客專12座站房,世界首條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鐵路13座站房,長春、寧波、柳州等13座難度極高的既有線改造站房,中鐵建設集團建設的一個個造型恢宏、靈動、極具地域特色的高鐵站房鑲嵌在神州大地上,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筑,吸引南來北往的旅客駐足。
科技創新成就高鐵站房建設新速度、新高度
十年來,中鐵建設集團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發揚使命必達的“鐵軍精神”,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勇往無前,創造了中國高鐵站房建設一個又一個奇跡。
——創造中國高鐵站房建設新速度。哈爾濱西站建設工期只有600天,而這600天里有一半是零下35度左右的高寒天氣,在荒涼野外建起一座現代化高鐵站房,這就是中鐵建設者用技術、人才和“鐵軍精神”打造的“哈西速度”。不僅哈西如此,其它每座站房也大都面臨著工期緊張,地質復雜、結構獨特等各種挑戰。中鐵建設項目經理部一旦進場,就精心組織施工,與時間賽跑,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把站房建設好,讓高鐵跑起來,讓人流動起來。
——打造中國高鐵站房技術新高度。廈門北站采用“大跨度空間桁架+雙向正交管桁架屋蓋”,創造了“世界上已建成具有最大跨候車室的高速鐵路站房、世界上首次采用雙向巨型混合框架結構體系的鐵路客運站房、世界上首次應用雙向不等高交叉桁架組成的屋蓋結構”三項世界紀錄。寧波站正立面采用超大跨度大懸挑“水滴”鋼結構及幕墻體系,該專利技術為國內外大型公建異形鋼結構及雙曲面點支玻璃幕墻提供了經驗借鑒,是世界鐵路站房超大異形懸挑體系技術的重大創新。
此外,哈爾濱西站嚴寒氣候條件下混凝土結構冬期施工技術,廈門北站異型結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三亞站鋼筋混凝土空腹網架施工關鍵技術,寧波站船型預應力拉索張弦鋼結構雨棚施工技術等技術,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掌握,不僅加快了工程進度,也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填補了中國在站房建設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路走來,中鐵建設者克服了種種前所未有的困難,誕生了一項項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科技創新成果,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站房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干隊伍,具備了從設計、施工、裝修到機電安裝全產業鏈管理能力,中鐵建設集團高鐵站房業務板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華麗轉變。
精品站房成為中國文化和旅游新地標
“雀舞春城、美麗綻放”的昆明南站,“燕尾脊”意象的廈門北站,酷似海鷗展翅騰飛的三亞站,晶瑩剔透“水滴”造型的寧波站,皖南建筑“四水歸堂,五岳朝天”的合肥南站……
十年探索,鑄就精品。中鐵建設并不把站房建設當成一個普通的工程來看待,而是當成一件藝術品來雕琢。昆明南站雕花精細設計,精密加工,鐫刻昆明南站立體美,完美呈現“雀舞春城,美麗綻放”設計理念,是精品中的精品。
隨著寧波站、合肥南站、貴陽北站、黃山北站等一大批精品站房相繼落成投入使用,這些站房不僅成為當地文化的新地標,還成為當地旅游的“聚寶盆”,為本地贏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中鐵建設也因此捧回了5項魯班獎,6項詹天佑獎,15項國優獎等榮譽,哈大線客運專線入選央視《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
2015年1月20日,對于中鐵建設人來說非比尋常。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昆明南站視察,他對建設者提出了殷切希望: “工程要經得起考驗”,“建材不能含糊”,“安全生產一刻不能放松”!總書記的囑托,一直鼓舞、激勵和鞭策中鐵建設全體員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創新求實的態度、更加嚴謹科學的作風投入到中國高鐵的建設中去。
十年默默耕耘,十年春華秋實。從2008年挺進鐵路站房領域,到2018年88座站房林立在中華大地,中鐵建設集團為改善百姓出行和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交通強國”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為中國高鐵未來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高鐵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稿件來源企業或互聯網。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