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生態環保部官網發布公函稱:為加快建立和完善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事業單位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決定制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陶瓷磚瓦工業》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并發布標準《征求意見稿》。
雖然我國排污許可制度實行多年,直到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實行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同年12月,原環保部發布了《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并同步啟動可火電、造紙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的相關工作。2017年,水泥、玻璃等13個行業也相繼啟動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相關工作。
按照生態環境部總體部署,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要求,陶瓷行業作為建材產能過剩行業和污染控制重點行業,應于2018年完成排污許可證的核發。
標準編制說明中提及,由于我國陶瓷產品種類多,窯型多,企業規模差距較大,污染治理水平不一??傮w而言,陶瓷磚瓦工業是重點污染行業,企業數量和廢氣污染源數量多、污染物排放總量比較大。
該標準的出臺,將為后續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核發陶瓷工業、磚瓦工業等排污單位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排污許可管理提供依據。
《征求意見稿》對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填報要求、產排污環節對應排放口及許可排放限值確定方法、污染防治可行技術要求、自行監測管理要求、環境管理臺賬與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編制要求、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合規判定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作出詳細的規定。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作為該標準起草單位之一,其常務副會長繆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實施排污許可證申領和核發制度這一政策,需要陶瓷行業深度關注,實施“一證式”管理,提高提高排放標準或加嚴排放許可量是大勢所趨,也是利用環保手段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如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陶瓷磚瓦工業》國家環保標準即將出臺,意味著陶瓷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相關工作正式啟動。